79查 > 中药大辞典 > 韭菜

更多
目录
《中华本草》-韭菜
《中药大辞典》-韭菜
《中草药汇编》-韭菜

韭菜

韭菜图片
韭菜花图片
韭菜图片
韭菜图片
韭菜图片
菜肴图片

【出处】 《滇南本草》
【拼音名】 Jiǔ Cài
【别名】 丰本(《礼记》),草钟乳(《本草拾遗》),起阳草(侯宁极《药谱》),懒人菜(《尔雅翼》),长生韭(王祯《农书》),壮阳草(《本草述》),扁菜(《广西药植图志》)。
【来源】 为百合科植物
【原形态】 韭(《诗经》)
多年生草本,高约20~45厘米,具特殊强烈臭味。根茎横卧,生多数须根,上有1~3个丛生的鳞茎,呈卵状圆柱形。叶基生;长线形,扁平,长10~27厘米,宽1.5~9毫米,先端锐尖,边缘粗糙,全缘,光滑无毛,深绿色。花茎自叶丛抽出,长可达50厘米,三棱形;伞形花序,顶生;总苞片膜质,白色,通常1~3片,基部合生,先端锐尖;花被6裂,白色,裂片长圆形,长4~6毫米,先端渐尖或急尖,排列为2轮,互生;雄蕊6,花丝长不超过花被,中部以下扩大,花药黄色;雌蕊1,子房上位,3室,三棱状。蒴果倒心状三棱形,绿色,长4~5毫米,直径约4毫米。种子黑色,扁平,略呈半卵圆形,边缘具棱。花期6~7月。果期7~9月。
【生境分布】 全国各地均有栽培。
【化学成份】 叶含硫化物、甙类和苦味质。
【药理作用】 用生长茂盛时之韭菜茎压榨过滤所得之原液,0.1~0.5毫升/10克给小鼠静脉注射,可产生休克样症状乃至狂躁、痉挛,以后转入镇静、嗜睡、发绀,半小时后死亡;对兔静脉注射有轻度降压;对离体蛙心,先抑制后兴奋,大量可使心跳停于扩张期;对蛙下肢及兔耳血管有轻度扩张作用。1%稀释液对离体子宫有兴奋作用;将此原液经100℃60分钟加热,仍有作用,但效力减半。以水蒸汽蒸馏法所得之馏出液,对小鼠皮下注射,亦发生休克样症状,狂躁、发绀乃至呼吸麻痹而死;小量时可引起兔末梢血中红细胞及血色素的显着降低;对豚鼠红细胞之溶血浓度为0.06~O.007%。
【性味】 辛,温。
①《别录》:"味辛酸,温,无毒。"
②《日华子本草》:"热。"
③《滇南本草》:"性温,味辛咸。"
④《纲目》:"生性涩,熟甘酸。"
【归经】 入肝、胃、肾经。
①《滇南本草》:"入肾。"
②《纲目》:"入足厥阴经。"
③《雷公炮制药性解》:"入肺、脾、肾三经。"
④《本草求真》:"入肝、肾、肠、胃。"
【功能主治】 温中,行气,散血,解毒。治胸痹,噎膈、反胃,吐血、衄血、尿血,痢疾,消渴,痔漏、脱肛,跌扑损伤,虫、蝎螫伤。
①《别录》:"安五藏,除胃中热。"
②陶弘景:"以煮鲫鱼蚱,断卒下利。"
③《食疗本草》:"利胸膈。"
④《本草拾遗》:"温中,下气,补虚,调和腑脏,令人能食,益阳,止泄白脓、腹冷痛,并煮食之。叶及根生捣绞汁服,解药毒,疗狂狗咬人欲发者;亦杀诸蛇、虺、蝎、恶虫毒。"
⑤《日华子本草》:"止泄精尿血,暖腰膝,除心腹痼冷、胸中痹冷、痃癖气及腹痛等,食之肥白人。中风失音研汁服,心脾胃痛甚,生研服,蛇、犬咬并恶疮,捣敷。"
⑥《本草衍义补遗》:"研汁冷饮,可下膈中瘀血,能充肝气。"
⑦《丹溪心法》:"经血逆行,或血腥、或吐血、或唾血,用韭汁服之。""跌扑损伤在上者,宜饮韭汁,或和粥吃。"
⑧《滇南本草》:"滑润肠胃中积,或食金、银、铜器于腹内,吃之立下。"
⑨《纲目》:"饮生汁,主上气喘息欲绝,解肉脯毒。煮汁饮,止消渴、盗汗,熏产妇血运,洗肠痔脱肛。"
⑩《贵州民间方药集》:"治年久喘吼,又可通经催乳。"
【用法用量】 内服:捣汁饮,1~2两;或炒熟作菜食。外用:捣敷、取汁滴注、炒热熨或煎水熏洗。
【注意】 阴虚内热及疮疡、目疾患者均忌食。
①孟诜:"热病后十日不可食热韭,食之即发困。"
②《本草经疏》:"胃气虚而有热者勿服。"
③《本草汇言》:"疮毒食之,愈增痛痒,疔肿食之,令人转剧。"
④《本草求真》:"火盛阴虚,用之为最忌。"
⑤《随息居饮食谱》:"疟疾,疮家,痧、痘后均忌。"
【附方】 ①治胸痹,心中急痛如锥刺,不得俯仰,自汗出或痛彻背上,不治或至死:生韭或根五斤(洗),捣汁。灌少许,即吐胸中恶血。(《孟诜方》)
②治阳虚肾冷,阳道不振,或腰膝冷疼,遗精梦泄:韭菜白八两,胡桃肉(去皮)二两。同脂麻油炒熟,日食之,服一月。(《方脉正宗》)
③治翻胃:韭菜汁二两,牛乳一盏。上用生姜汁半两,和匀。温服。(《丹溪心法》)
④治喉卒肿不下食:韭一把,捣熬薄之,冷则易。(《千金方》)
⑤治吐血、唾血、呕血、衄血、淋血、尿血及一切血证:韭菜十斤,捣汁,生地黄五斤(切碎)浸韭菜汁内,烈日下晒干,以生地黄黑烂,韭菜汁干为度;入石臼内,捣数千下,如烂膏无渣者,为丸,弹子大。每早晚各服二丸,白萝卜煎汤化下。(《方脉正宗》)
⑥下肠中瘀血:韭汁冷饮,甚验。(朱震亨)
⑦治过敏性紫癜:鲜韭菜一斤,洗净,捣烂绞汁,加健康儿童尿50毫升。日一剂,分二次服。(《福建省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》)
⑧止水谷痢:韭作羹粥,煠炒。任食之。(《食医心镜》)
⑨治消渴引饮无度:韭苗日吃三、五两。或炒或作羹,无入盐,但吃得十斤即佳。过清明勿吃。(《政和本草》)
⑩治痔疮:韭菜不以多少,先烧热汤,以盆盛汤在内,盆上用器具盖之,留一窍,却以韭菜于汤内泡之,以谷道坐窍上,令气蒸熏;候温,用韭菜轻轻洗疮数次。(《袖珍方》)
⑾治产后血晕:韭菜(切)入瓶内,注热醋,以瓶口对鼻。(《妇人良方》)
⑿治脱肛不缩:生韭一斤。细切,以酥拌炒令熟,分为两处,以软帛裹,更互熨之,冷即再易,以入为度。(《圣惠方》)
⒀治金疮出血:韭汁和风化石灰,日干,每用为末,敷之。(《濒湖集简方》)
⒁治聤耳出汁:韭汁日滴三次。(《圣惠方》)
⒂治百虫入耳不出:捣韭汁,灌耳中。(《千金方》)
⒃治跌打损伤:鲜韭菜三份,面粉一份。共捣成糊状。敷于患处,每日二次。
⒄治荨麻疹:韭菜、甘草各五钱,煎服;或用韭菜炒食。
⒅治子宫脱垂:韭菜半斤。煎汤熏洗外阴部。
⒆治中暑昏迷:韭菜捣汁,滴鼻。(⒃方以下出苏医《中草药手册》)
⒇治漆疮作痒:韭叶杵敷。(《斗门方》)
【各家论述】 ①朱震亨:"心痛,有食热物及怒郁,致死血留于胃口作痛者,宜用韭汁、桔梗加入药中,开提气血。有肾气上攻以致心痛者,宜用韭汁和五苓散为丸,空心茴香汤下。盖韭性急,能敝胃口血滞也。又反胃宜用韭汁二杯,入姜汁、牛乳各一杯,细细温服,盖韭汁消血,姜汁下气消痰和胃,牛乳能解热润燥补虚也。"
②《纲目》:"韭叶热,根温,功用相同,生则辛而散血,熟则甘而补中。一叟病噎膈,食入即吐,胸中刺痛,或令取韭汁,入盐梅卤汁少许,细呷,得入渐加,忽吐稠涎数升而愈。此亦仲景治胸痹用薤白,皆取辛温能散胃脘痰饮恶血之义也。"
③《本草经疏》:"韭,生则辛而行血,熟则甘而补中,益肝、散滞、导瘀是其性也。以其微酸,故入肝而主血分,辛温能散结,凡血之凝滞者,皆能行之,是血中行气药也。心主血,专理血分,故曰归心,五脏之结滞去,则气血条畅而自安矣。胃中热,乃胃中有瘀滞而发热也,瘀血行,热白除矣。病人之气抑郁者多,凡人气血惟利通和,韭性行而能补,故可久食。"
④《本经逢原》:"韭,昔人言治噎膈,惟死血在胃者宜之。若胃虚而噎,勿用,恐致呕吐也。"
【临床应用】 用于治疗绿脓杆菌感染:取新鲜韭菜用1:3000过锰酸钾浸洗1小时,再用0.2%呋喃西林液浸泡24小时,取出,用1%盐水冲洗10分钟,在无菌操作下压榨过滤取汁,置冰箱内备用。临用时常规清洗创面,涂布1~2%普鲁卡因,约经5分钟,用浸透韭菜汁的消毒纱布贴敷,每日1~3次。如创面在压迫处或易于脱落部位,可再加凡士林纱布包扎。有瘘管者,先扩创除去腐败组织,再以韭菜汁纱条填塞,每天1~2次。治疗烧伤后绿脓杆菌感染患者2例,均有效果。
【摘录】《中药大辞典

中药大辞典韭菜,韭菜图片,韭菜别名,韭菜的来源,韭菜的性味,韭菜功能主治,韭菜用法用量,韭菜的图片

其他中草药

中药大辞典中草药

输入中药名:


抽签占卜类查询

关于中药大辞典

  《中药大辞典》第一版得到了国内外广大读者的普遍好评,本书是在此基础上修订而成,因此内容新颖而实用,可作为中医药或相关领域工作者和中医药爱好者的重要工具书。

Copyright © 实用查询(79CHA.COM) All Rights Reserved. 粤ICP备1007929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