79查 > 中药大辞典 > 人面子
人面子
【出处】
《纲目》
【拼音名】
Rén Miàn Zi
【别名】
银棯(《广州植物志》)。
【来源】
为漆树科植物人面子的果实。
【原形态】
常绿大乔木,高可达20米以上。小枝具棱,被灰白色细茸毛。单数羽状复叶,互生,长30~46厘米;小叶11~17,互生,长圆形或长圆状椭圆形,长6~12厘米,宽2.5~4厘米,基部偏斜而圆,先端长尖,全缘,近革质,两面均无毛而网脉明显,或于背面脉腋内有簇毛。圆锥花序顶生或腋生,被柔毛;花小,长5~6毫米,钟形,青白色;萼5裂,裂片阔卵形,被柔毛;花瓣5,披针形,先端外弯;花盘杯状;雄蕊10,着生于花盘基部;子房上位,5室。核果肉质,扁球形,直径约2厘米,黄色。花期春、夏。
【生境分布】
生于平原、丘陵,村旁、河边、池畔等处。分布广东、广西等地。
【性味】
甘酸,平。
①《广志》:"味甘,性平,无毒。"
②《纲目》:"甘酸。"
③《本草求原》:"酸,寒,无毒。"
【功能主治】
健胃,醒酒。治风毒疮痒。核治小儿惊痫。
①《广志》:"醒酒解毒。治风毒着人,遍身疙瘩成疮,或痛或痒。"
②《本草求原》:"孕妇腹痛宜食。"
③《岭南采药录》:"去喉痛,蚀烂肉。"
④《陆川本草》:"健胃。治食欲不振。"
【用法用量】
内服:生食,或用核烧灰研末服。外用:捣敷。
【附方】
①治小儿惊痫邪气,目上视,手足搐搦,角弓反张:人面子核烧灰服之。(《食物本草会纂》)
②治背痈:人面子数粒,去核,和鲫鱼一条,捣烂敷之。(《岭南采药录》)
【摘录】《中药大辞典》
中药大辞典人面子,人面子图片,人面子别名,人面子的来源,人面子的性味,人面子功能主治,人面子用法用量,人面子的图片